“自拆围墙”是一扇作风透视窗

评论 | 2019-10-31 17:29:38 | 来源:中国吉林网

  从去年4月起,长沙市全面开启“拆围透绿”工作,要求区县政府自拆围墙还绿于民,并完善相关便民设施,将机关大院变成市民休闲的社区公园。围墙被拆除后,长沙县委政府机关大院与一街之隔的“星沙文化广场”,成为该县最大群众休闲广场的一部分。(3月14日中国新闻网)

  “当官不为民做主,不如回家卖红薯”。既然选择了为官,也就必须保持好的作风,将“为人民服务”理念落到实处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中央深入推进干部作风转变,党风政风有了明显改善,但“四风”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,“庸懒散”现象还比较突出。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,李克强总理就明确指出:坚持勤勉履职,提高执行力和公信力;政府工作人员要恪尽职守、夙夜在公,主动作为、善谋勇为。

  爆红网络的长沙县自拆政府大院围墙事件,就是一扇作风透视窗。“门难进,脸难看,事难办”,这曾让无数民众黯然神伤。“高高的围墙”也的确让政府大院有了威严和气势,但却使得群众与干部有了距离感。可别小看长沙县拆的只是几堵墙,其事实上拆的却是干群之间的“心墙”。拆掉了围墙,搭建起了干群“连心桥”,既凸显出以民为本执政情怀,也折射出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执政理念之变。

  干在实处,走在前列。坚持群众路线,做好群众工作,既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的执政基础,自拆政府大院就是践行群众路线的活样本。因为没有了冰冷的围墙,更多的群众可以轻轻松松地走进机关大门,已经在无形中拉近了干群间心理距离,这本身就是对群众路线的最好诠释。这也再次说明,面对着种种诱惑,党员干部必须固守为民理念,用自己的“辛苦指数”提升群众的“信任指数”。

  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,改善民生是最大政绩。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明确指出:“我们党和政府做一切工作出发点、落脚点都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。”“自拆围墙”也再一次诠释了这一点:长沙县在保持原有山体或水体前提下,沿路铺植草皮,酌情覆绿,在城区内见缝插绿,形成亲水疏林草地。桩桩件件都充分说明,只要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,锲而不舍向前走,就必能让群众看到变化、得到实惠,推动民生改善。

 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新年贺词中明确指出,“着力营造政治上的绿水青山”。长沙县自拆政府大院围墙事件,就让我们感受到了作风建设的成效。当然,民生改善还面临着不少困难,作风建设仍在进行时,“幸福不会从天而降”,我们必须重视作风建设,扭住作风建设不放,痛下决心解决作风中存在的问题,以干部作风的转变凝聚民心、汇聚力量、展现作为,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。(王燕)
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生活与法治网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
法官怒斥违法强拆,非得等到视频火了才追责?
中青报:评价明星行为举止应分清公德与私德

精彩图文